徐州工务段始终把确保一线职工的人身安全作CQ9电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,他们实施量体裁衣式的安全管理,加大对现场作业防护人员的管理力度以及“三新”人员(即新职工、新转岗人员、新晋升人员)素质教育培训,努力建立起了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。
规范防护员作业标准
防护员的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和人身安全两大关键问题。徐州工务段以开展“劳动安全年”“劳动安全专项整治活动”为载体,规范防护员作业标准。他们要求防护员在施工防护前一天与施工负责人签订责任明示表;防护时,防护员必须按规定着装,施工作业必须携带对讲机、信号旗、口笛、防护员牌等防护用品,驻站联络员与工地防护员至少每3分钟用对讲机通话一次,当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联系不上时,必须及时通知作业人员恢复线路,下道避车。这一制度明确了驻站防护员、两端防护员、远方防护员、中间防护员、盯岗干部以及带工人员等各类防护责任人的位置和具体防护任务,使防护脉络更加清晰,防护职责更为具体。
由于运行密度的加大,徐州工务段天窗点作业时间大部分安排在夜间,这对施工作业过程中防护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该段拨出专款,购买2000件反光防护背心发放给全段一线干部职工。同时,根据生产实际,该段还及时调整防护方案,采取双岗防护、复述确认列车信息等方法。
去年12月份,在东陇海线进行夜间圬工桥便梁架设施工作业中,由于该桥两头曲线多,对讲机收发困难,为实施有效防护增加了难度。为此,该段在施工地段增加了4名防护员,负责接收、复述确认列车到达信息,将原先规定至少每3分钟通话1次缩短为至少每分钟通话1次,实现了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和机具统一行动。
培训紧盯“三新”人员
2007年,徐州工务段将“三新”人员作为安全技能培训的重点,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,全方位、多层次构建安全技能培训网络。
他们将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,以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为学习重点,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,并模拟作业,使“三新”人员在轻松的氛围中迅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签订师徒合同是该段提高“三新”人员业务水平,增强安全防范技能的又一重要举措。该段规定,担当师傅的职工必须是一线生产骨干,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丰富的工作经验。师徒一般在同班组同工种中结对,按照双方自愿原则组合,并签订最少为一年的合同。师傅在传授业务技能的同时,负责监督徒弟在生产中的劳动安全和人身安全情况。
如今,这个段“三新”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率达到100%,签订师徒合同率达到100%,有力地保证了人身安全。